半自動凝血分析儀常見故障及排除
現象 | 原因 | 排除方法 |
1.開機不能進入主程序 | A.上電復位不好。 | A.可反復開一下電源開關。 |
B.打印機通訊電纜未接上。 | B.接上通訊電纜及打印機電源。 | |
2.電子加樣器啟動裝置不起作用(不響) | A.插頭未接好。 | A.檢查插頭位置。 |
B.電子加樣器損壞。 | B.請廠方工程師維修或用START開關代替 。 | |
C.系統未進入“等待檢測”就加樣。 | C.在進入“等待檢測”狀態后再加樣。 | |
D.加樣器在加樣時,手柄未能一次壓到位。 | D.請重新加樣, 手柄一次壓到位即可。 | |
E.加樣時刻度位置未對準100uL或200uL檔位。 | E.請重新檢查加樣器上加樣時的刻度。 | |
3.測定時間過短: | A.抗凝劑種類不對(要求是枸櫞酸鈉)。 | A.用枸櫞酸鈉 |
B.抗凝劑濃度不足(特別是配制抗凝劑時枸櫞酸鈉已受潮)導致實際重量不夠。 | B.抗凝劑重新按配比稀釋。 | |
C.真空采血管負壓不足,采血量和抗凝劑比例不符。 | C.按10:1的比例重新按配比血標本和抗凝劑。 | |
D.真空采血管負壓不對,血液量多。 | D.重新取樣本按比例加入抗凝劑。 | |
E.試劑復溶時劑量不準。 | E.按規定補足或重新復溶 | |
F.未加抗凝劑或抗凝劑濃度不對。 | F.重新取樣本按比例加入抗凝劑。 | |
G.患者紅細胞壓積小于26% | ||
4.判斷儀器是否正常: | 請將儀器置于“正在檢測”把一根測試管內有試劑試管緩慢插入測試孔,觀察顯示屏右下角H值的變化,如有變化(數值有大變小或由小變大)說明儀器正常, | |
5. 出現測量異常或測定時間過長: | A.抗凝劑濃度偏高或偏低。 | A.檢查抗凝劑濃度, 應注意抗凝。劑每次用完后加蓋密封,以防揮發。 |
B.加樣器刻度標示不對,吸頭堵塞,造成吸量不夠,或吸頭受到污染。 | B.檢查加樣器刻度,更換吸頭, 重新加樣。 | |
C.加樣后,顯示屏顯示H值到1FH以下或到FFH以上無變化空間。 | C.調整反應杯,使顯示屏顯示H值在20H以上至C0H以下。 | |
D.加樣方法不對或加樣用力過度有氣泡造成。 | D. 請重新加樣。 | |
E.血標本收集管注入血液量不足,而抗凝劑按正常量加入。 | E. 請重新采血, 重新離心10分鐘,每分鐘3000~3500轉。 | |
F.操作程序錯,如FIB測試按試劑說明書復溶時,稀釋劑加量過多或過少,或試劑受到污染. | F. 請重新將試劑復溶. | |
G.試劑復溶后超過規定穩定期或試劑超過有效期。 | G. 請重新更換試劑。 | |
H.采血管或貯血管已受到污染(如肝素等)。 | H. 請認真檢查。 | |
I.從采樣到測定貯存時間過長或血漿未加蓋,血漿已凝固。 | I.重新取樣測試。 | |
J.加樣時,不是一次完成加樣、一次性反應杯內出現分層現象或一次性反應杯未插到底部。 | J. 請重新測試 | |
K.操作程序錯,如FIB測試按確認鍵后再把測試管放入測試孔中。 | K. 請重新測試。 | |
L.測試孔,孔位插錯,如插入無指示燈的測試孔。 | L.應先把試管插入相應的檢測孔后再按確認鍵,重新測試 | |
K.操作程序錯,如FIB測試按確認鍵后再把一次性反應杯放入測試孔中. | K.應先把一次性反應杯內加入樣本后放入測定孔后再按“確認”鍵,數秒鐘后出現等待測量加入樣本 。 | |
6.注意事項: | A.特別要注意顯示屏下方H值的變化,有助于判斷故障現象。 | A.正常變化范圍:20H-FEH。加樣后起始點范圍:20H-C0H |
B.應考慮試劑抗凝劑或操作程序,特別要注意新配抗凝劑或試劑配制使用時間過長。 | B. 請認真檢查。 | |
C病人血漿標本嚴重異常 | C. 可用手工方法測進行對照。 | |
D. 標本嚴重異常,應再做一次. | D.請重復測試。 |